第八篇 照着神彼此饶恕,彼此接纳



第八篇 照着神彼此饶恕,彼此接纳

《活力排》这本书是李弟兄在一九九六年下半年,在他 后一次全时间训练中所释放的信息,说到怎样作活力排,如何牧养、如何教导、如何顾惜与喂养。他头一篇信息很特别,乃是讲到马太福音第十八章。我们对马太十八章的印象,就是两三个人被聚到主的名里祷告,然后在地上捆绑的天上已经捆绑,在地上释放的天上已经释放。但这只是马太十八章的一小部分,其实马太十八章是告诉我们,圣徒之间该如何彼此相处过召会生活,而这种彼此的召会生活就是国度的生活。

国度子民之间的关系

马太十八章的主题是国度里的关系,我很喜欢“关系”这辞。李弟兄在马太福音生命读经五十一篇的开头说,“十八、十九、二十章,是马太福音论到国度子民之间的关系很清楚的一段话。在前面的章节,我们已经看见王所颁布国度的宪法、王的职事和国度奥秘的启示。我们也已经看见达到荣耀的路,以及在主变化形像之后实际的问题。现在我们必须看见国度子民之间的关系,就是在国度里彼此的关系如何。”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思想马太十八章,用我们现今的话来说,就是人际关系。换句话说,马太十八章整章圣经,就是讲国度里的人际关系。

生命读经接着说,“这是实际的问题。不象国度的宪法,仅仅是道理的;也不象国度的奥秘,是预言的。十八章特别论到在诸天的国里应当怎样生活行动。”所以,马太十八章乃是说到国度的生活;就连我们所说的配搭,也是彼此在一起的国度生活。然后,李弟兄以全面的眼光,将十八、十九、二十这三章圣经总结为五件事:第一是骄傲的问题;第二是不能赦免人的问题;第三是十九章,男女情欲的问题;第四是财富的问题;第五是二十章,野心的问题。

绊跌人、得罪人是很严重的事

事实上,十八章也讲到五件事:第一,要变成象小孩子一样(2~4);第二,不绊跌人,也不立下绊跌人的事(5~9);第三,不轻看信主的一个小子(10~14);第四,听召会,不要被召会定罪(1、5~20);第五,无限度地赦免弟兄(21~35)。我们曾说过,在召会生活中或在配搭里,大半就是两种情形,一是绊跌人、得罪人,一是被人绊跌、被人得罪。如果你能免去这两种情形,召会生活就会一直很甜美,在配搭上大概也不成问题。但如果发生了绊跌人、得罪人的事,我们应该如何处理,才能维持圣徒之间国度里的关系?

首先,十八章前半段给我们看见,绊跌人、得罪人是很严重的事。六节说,“凡绊跌一个信入我的小子的,倒不如把大磨石挂在他的脖子上,沉没在深海里。”的确,绊跌人是很严重的事。七节说,“绊跌人的事是免不了的,但那绊跌人的有祸了。”所以在配搭里,绊跌人的事是免不了的,哪怕是无心说了一句绊跌人、得罪人的话,但良心软弱的就被绊跌、得罪了,结果是绊跌人的有祸了,主是把责任算在绊跌人的账上。所以八至九节说,宁愿把绊跌人的肢体砍下或挖掉,全身进到生命里,好过留着绊跌人的肢体,而全身却被扔在永火里。然后十四节说,“你们在诸天之上的父,也不愿这小子里失丧一个。”所以,千万不要作绊跌人、得罪人的事。

得罪人的必须悔改认罪

然后,十八章后半段给我们看见,被得罪的人和得罪人的,要如何蒙保守得以留在国度的生活里。十五至二十节说,在召会生活中,难免有人无知无觉地到处得罪人;被得罪的就要私下与他有交通,劝戒他。如果他不听,就要另带一两个人同去与他交通。如果他再不听,就要告诉召会。如果他连召会都不听,就要把他当作外邦人和税吏。然后,召会要运用国度的权柄,在主的名里和谐一致地祷告,为这位得罪人又不听召会的人祷告,求主捆绑他背后的撒但,使他能悔改而得释放。所以,就着得罪人的这一面来说,他必须要听召会并悔改、认罪,才能一直留在国度的生活里。

被得罪的人必须从心里饶恕

至于被得罪的人,乃要就着得罪之事,与得罪人的有交通,甚至为他祷告,使他悔改而留在国度生活里;并且,二十一节说,“那时,彼得进前来,对耶稣说,主啊,我的弟兄得罪我,我当赦免他几次?到七次么?”换句话说,被得罪的人不仅要挽回那得罪人的,并且还要赦免他。但问题是,在召会里,永远都有这样无知无觉的弟兄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到处得罪人。如果必须一再地赦免,那究竟要赦免几次?可能彼得的极限是七次,到第八次就断了彼此国度里的关系。但二十二节主说,“我不是对你说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个七次。”七十个七次,意思是不计其数地赦免人;也就是说,不需要计算或记录赦免人的次数。

接着,主在二十三至三十五节,特别用一个数字的比喻,明示国度里的赦免是不能用次数计算、衡量。二十三节主说,“诸天的国好比一个作君王的人,要和他的奴仆算账。” 又说,有一个奴仆欠了主人一万他连得银子,因为没有什么可偿还的,主人就动了慈心,免了他的债。但那奴仆遇见一个欠他一百银币的奴仆,却揪住他,掐住他的喉咙,要他偿还,甚至把他下在监里。后来,主人知道了这事,就大怒,把那不肯免了别人债的恶仆交给掌刑的,直到他还清一切所欠的债。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今生不赦免人,主也不赦免我们,并且还要我们在国度时代还清所有的欠债。

事实上,一他连得银子相当于六千银币;所以,一万他连得银子就等于六千万银币。圣经说,一个银币就是一天的工钱;一百银币就是一百天的工钱,而一万他连得银子就是六千万天的工钱,二者的比例乃是一比六十万。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不肯免了别人的债,我们就要以六十万倍的代价,来还清自己的债;或者说,我们至少要历经一百六十四个千年国,才能还清我们欠主的债。(一个千年国是三十六万五千天。)这给我们看见,第一,我们根本无法还清欠主的债;第二,主免我们的债,乃是“七十个七次”赦免,就是不计次数地赦免我们。所以,我们也必须不计次数地赦免别人。

末了,三十五节主说,“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赦免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。”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从心里赦免弟兄,天父也要这样赦免我们,免了我们所有的欠债。这就是说,虽然我们无法还清欠主的债,但主预备了一条简捷的还债之路:只要我们从心里赦免弟兄,主就涂销我们六千万银币的欠款债务,就等于我们还清了欠主的债。反之,如果我们不从心里赦免弟兄,天父也要这样不赦免我们,我们就要在国度时代还清一切所欠的债;也就是说,我们要在国度时代被庖制,直到我们从心里赦免我们的弟兄,才能了结我们的欠债。

所以,十五至二十节乃是强调,得罪人的弟兄需要悔改;二十一至三十五节乃是强调,被得罪的弟兄需要赦免,并且要从心里赦免。许多时候,我们赦免人是口里赦免,但心里老惦记着。这就是记账,并且有的人是记老账、旧账、长账,连五十年前的账还记着。现在连美国的税法都规定,税务局只能追究五年内的税务档案,过了五年,连税务局都不能追讨逃漏税。李弟兄也常说司布真讲过一个故事,就是有些人的赦免,好比把狗的尸首埋在雪地里,却故意露出狗的尾巴在外面,然后每当想起这檔的事,就拉一拉露在外面的狗尾巴,又把狗的尸首拖了出来。我们对人的赦免,也常常是赦免了,但没有忘记,还把狗尾巴留在外面。

“赦免”这辞,原文的意思就是送走,Apo走。换句话说,赦免一个人,就是送走这人的档案,归还这人所有的档案,不再有这人的档案。而“从心里赦免”这辞的焦点,乃在于从心里,就是从我们的感觉、思想、定意里,送走整件事的档案,让整件事过去、销声匿迹,就象没发生过一样,不再记忆。这只有在主的感觉里才能作得到;如果不是在主的感觉里,没有人能作得到。所以,主说“从心里赦免”,这表明主耶稣自己,不仅是我们赦免人的外在楷模与榜样,更是我们里面赦免人之力量的泉源。因为我们若不联于主,就无法从心里赦免人。

按着基督眼睛的标示而有所饶恕

林后二章十节保罗说,“我若曾有所饶恕,我所已经饶恕的,是在基督的面前,为你们饶恕的。”注解说,“面”指眼睛周围的部分,其神色乃是内在思想和感觉的标示,将全人表明并陈明出来。所以,保罗乃是按着基督眼睛的标示而有所饶恕。换句话说,保罗乃是进入基督的面光里,进入基督的内在思想和感觉里,而赦免了哥林多信徒。主的“面” 是 能显示感觉、表情的部分。每当我们亲近主,观看主,注视主的眼神,进到主的感觉、表情里,我们的心就被融化,就无法再坚持己意,就自然在主的“面”前赦免了弟兄。这就是保罗说这句话的意思;他乃是在主的眼神面前,被主的眼神看了一下,心就柔软、融化了,以致从心里赦免了弟兄。

这样的思想、经节、事例,在新约圣经里比比皆是。马太五章四十八节说,“所以你们要完全,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。”我们从前总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,我们要圣洁,象主圣洁一样;我们要公义,象主公义一样。其实这句话的上文,乃是说,要爱你们的仇敌,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;天父叫日头上升,照恶人,也照好人;降雨给义人,也给不义的人。(44~45)换句话说,这就是天父的心肠,乃是恩慈、慈爱、慈怜的心肠。所以,我们如果要完全,象天父完全一样,就必须要有天父那样的心肠,要有天父恩慈、慈爱、慈怜的心肠。

经历基督作恩典和实际,才能心存慈怜,彼此饶恕

在腓利门书,保罗恳求腓利门赦免欧尼西母,并接纳他。因为欧尼西母是保罗在监狱中带得救的属灵孩子,乃是保罗“心上”的人。(10~12)注解说,“心上”直译“心肠”,表征内在的情爱、慈心、怜恤。换句话说,欧尼西母乃是保罗的心肠,保罗内在的情爱、慈心和怜恤。保罗在腓立比书也说到“心肠”;一章八节说,“神可为我作见证,我在基督耶稣的心肠里,怎样切切地想念你们众人。”这就是说,我们必须在主的心肠里,与主亲密交通,与主联合为一,我们才能从心里赦免人;否则,我们在天然里,不是计算那个七次,就是计较那一百银币,实在很难从心里赦免人。

以弗所四章三十二节说,“你们要以恩慈相待,心存慈怜,彼此饶恕,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。”注解说,“心存慈怜”原文与马太九章三十六节的“动了慈心”(compassion),以及腓立比一章八节的“心肠”(bowel),乃属同源。当主耶稣看见群众困苦流离,好象羊没有牧人一样,就对他们动了慈心。路加十五章浪子的比喻也说到,父亲远远看见浪子回来,就动了慈心(compassion)。还有,保罗乃是在基督耶稣的心肠(bowel)里,切切地想念众人。换句话说,心存慈怜,就是在基督耶稣的心肠,动了慈心。

注解又说,我们只有经历基督作恩典和实际,才能心存慈怜;如此,就会彼此饶恕。并且这种的饶恕,就如同神在基督里饶恕了我们一样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我们,这对我们乃是一种的恩典。因为“饶恕”这辞与“恩典”一辞,二者的希腊原文都是 charis;所以注解说,“饶恕”或作“显示恩典”。换言之,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,意即神在基督里向你显示了恩典。你享受了主的恩典,就得着了主的饶恕,也就能饶恕别人。但什么时候你不在恩典里,就不在饶恕里,也就无法饶恕别人。所以彼此饶恕,乃是我们享受并经历基督作恩典和实际,所产生的一种结果。

彼前二章十九节说,“人若因着对神的感觉而忍受忧愁,受冤屈之苦,就是甜美的。” 注解说,“甜美的”直译“恩典”。换言之,受冤屈之苦,在神面前就是恩典。但我们凭着什么受这冤屈之苦呢?乃是因着对神的感觉而忍受忧愁,受冤屈之苦。不是因着神的命令,不是神命令你一定要赦免,一定要受这冤屈之苦,所以你就忍气吞声,受吧。不是这样。乃是因着与主交通,交通到一个地步,对神满了感觉,满了神的感觉,以致神怎样赦免,你就怎样赦免;神怎样忍受忧愁,你就怎样忍受忧愁,而受冤屈之苦。这就是恩典,中文翻作甜美的。

国度的生活乃是彼此饶恕、赦免的生活

以弗所书说到新人的生活,歌罗西书也说到新人的生活,二者都说到“饶恕”。以弗所书给我们看见,新人生活的基本原则,乃是“照着那在耶稣身上是实际者”而行事为人(四21);至于细节,其中之一乃是“要以恩慈相待,心存慈怜,彼此饶恕,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”(四32)。而歌罗西三章十三节说,“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,总要彼此容忍,彼此饶恕;主怎样饶恕了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。”新人的生活,就是召会的生活,也就是国度的生活。我们总以为国度的生活,就是要求严格的生活;事实上,国度的生活乃是彼此饶恕、赦免的生活。

马太五至七章说到,国度宪法的颁布,其中满了国度的实际,比如说和好与赦免。“凡向弟兄动怒的,难逃审判。凡骂弟兄拉加的,难逃议会的审判;凡骂弟兄魔利的,难逃火坑的火。”(五22)“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,然后来献礼物。”(五24)“你们若赦免人的过犯,你们的天父也必赦免你们;你们若不赦免人的过犯,你们的父也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。” (六 14~15)马太十八章说到国度里的关系,就是国度生活里的人际关系,其中 重要的,乃是从心里赦免。以弗所书讲新人的生活,细节里 重要的,就是彼此饶恕。

歌罗西三章十一节说,在新人里“并没有希利尼人和犹太人、受割礼的和未受割礼的、化外人、西古提人、为奴的、自主的,惟有基督是一切,又在一切之内。”在这新人里,只有基督是一切。这话讲得很高超、很神妙,讲得很奥秘、很属灵。但接着,就说到实际生活里的应用。十二节说,“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,圣别蒙爱的人,就要穿上怜恤的心肠、恩慈、卑微、温柔、恒忍。”然后十三节说,“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,总要彼此容忍,彼此饶恕;主怎样饶恕了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。”

这里“嫌隙”一辞用得真好;在配搭里,实际情形就是这人与那人有嫌隙。特别是姊妹们之间,有时候表面上不象火山爆发一样有冲突、争执,但心里总有一些嫌隙。所以“总要彼此容忍,彼此饶恕”;因为“主怎样饶恕了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”。换句话说,我们彼此饶恕的源头,乃是主的饶恕。如果我们不享受主的恩典,就不会有主的饶恕,也就不能从我们的心里、我们的感觉、我们的思想里放下档案,把档案送走、销毁,而从心里饶恕别人。

照着神接纳

在新约里,马太十八章说到召会生活,就是国度生活;除此之外,罗马十四章十七节也说到,召会生活就是国度生活:“因为神的国不在于吃喝,乃在于公义、和平、并圣灵中的喜乐。”这处经节的上下文,十四、十五章说到在接纳信徒上,要照着神的接纳,要在审判台的光中,要在爱的原则里,要为着国度的生活,要照着基督。所以,彼此情形不同的,讲话 度、作事风格不同的,都应当彼此接纳;甚至信心刚强的与比较软弱的,也要彼此接纳。不要想一统天下,也不要想人人都一样。换句话说,“你们要彼此接纳,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,使荣耀归与神”(十五7)。因此,我们的接纳乃是照着基督的接纳而接纳。

然而,我们在自己里面,绝对没有这个度量接纳与我们不同的人。中国古谚说,宰相肚里能撑船,表示度量之大就如洋海一般。但是,谁能有这样的度量?姊妹容易斤斤计较,度量就显得比较小,有时可能因为作事方法不同,彼此无法容忍,而配搭不下去。这样说来,姊妹是不是就该学习弟兄的大肚接纳?其实弟兄容易大而化之,这并不表示弟兄接纳人的度量就很大。圣经是说,我们接纳人要象基督的接纳一样,因为神已经接纳了。这给我们看见,接纳信徒的实行与国度生活的实际,二者乃是息息相关的。

所以,在国度生活里,不能彼此赦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不能彼此接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在新约里,马太十八章是讲到国度生活里的彼此赦免,而罗马十四章是讲到国度生活里的彼此接纳。如果我们把这两处圣经应用在配搭上,应用在我们配搭的人际关系上,并且我们学会了,彼此赦免是照着神的度量来赦免,彼此接纳是照着神的度量来接纳,这样,我们在新人的生活里,在国度的生活里,就不会有难处了。

《初信造就》第四十篇说到赦免有四种,一是永远的赦免,就是救赎的赦免;一是假借的赦免,就是假借召会来赦免;一是交通的赦免,就是恢复与神交通的赦免;一是政治的赦免,就是挪去神行政管教的手。此外,还有国度的赦免。我们总以为国度的赦免,就是今生不能得赦免的,到了国度时代就能得赦免。但按照马太十八章的比喻来看,我们今生不得赦免的,到国度时代还是不能得赦免,仍然要花上代价才能得赦免。其实国度的赦免,用我们今天的交通来说,就是国度生活的赦免。换句话说,国度的生活就是赦免的生活。所以,我们如果要有长久的配搭,就要求主在赦免人的事上,真是赐给我们够多的恩典(charis),并充盈地享受主的恩典。

在心中不设容忍上限

马太十八章给我们看见,召会中有的人反应迟钝、缺乏知觉,很容易到处得罪人,并且是一再地得罪人;不只是得罪七次,甚至是得罪七十个七次,还不见终止的迹象。被得罪的人就巴望着有一天苦难能快快过去,但这苦难似乎永远不过去。所以,有的人离婚就是这样,因为一再地忍受,忍到极限, 后忍无可忍,只好离婚收场。为什么会这样?主要原因,就是因为在心中设了一个容忍的上限,在这上限之内,还勉强维持彼此的关系;若是越过这个上限,就不愿再维持这关系了。但是,对方往往就是越过了这个上限。

所以,要保住婚姻,就不能设定任何上限。换句话说,就是随时准备好要被得罪,或者说,要放弃不再被得罪的意念;这样,就容易保住婚姻。这就是说,只要有期望(expectation),就会有失望(disappoint);而且期望越高,失望就越大。夫妻关系是这样,我们在配搭上也是这样。你设有上限,意思就是,你有所期望。可能你希望对方三年内有所改变,换言之,三年是你的上限;但如果他三年内不改变怎么办?是不是就没法再配搭了?所以,你要拿掉三年的上限,并且不设任何上限,只算定对方到永远都会得罪你。这样,配搭关系就能持续下去。

新约里,所有说到国度生活的章节,都会提到赦免与接纳这两方面。我们都要牢牢记住今天所讲的两个辞,一是赦免,一是接纳。要作好心里准备,就是人永远都会得罪你,所以你需要赦免;并且人也永远都与你不一样,所以你需要接纳。就这么简单。你学会这两门功课,就可以毕业了。

不对人有期望,只对主有期望

倪弟兄有一篇信息,题目是“不要被绊跌”,说到主不被绊跌的原因,是因为祂没有把自己交给人。约翰二章说,“耶稣却不将自己信托他们,因为祂知道万人,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,因祂知道在人里面的是什么。”(24~25)这就是说,祂对门徒、对万人根本不存任何的期盼,所以祂没有把自己交给人,因此祂没有被得罪。如果祂对门徒、对神的子民有任何的期望,或对法利赛人、犹太人有任何的期望,早就被得罪、绊跌了。因为你把自己交给人,你就有所期望,一有期望就会有失望,结果就会被得罪。所以,不要把自己交给人,也不要对人有期望。你只能对主有期望,只能把自己交给主。

其实得罪人这件事,归根究底就是这个人的问题。因为主在马太十八章七节说,“绊跌人的事是免不了的,”接着话锋一转,就说“但那绊跌人的有祸了”。换句话说,主从绊跌人的事,转到绊跌人的人。因为在召会生活里,就是这两班人,一班是得罪人的人,一班是被得罪的人,都是“人”的问题。如果你一个人去到十三陵与尸首同住,永远都不会被得罪,也永远不会得罪人。只要是活人,就会有事;死人不会惹出事端。有时候,我们气某个人作了某件事,其实不是气那件事,而是气那个人。如果换成是你所爱的人作同一件事,你不见得会生气。不同的人作同一件事,或说同一句话,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与结果。这给我们看见,绊跌人的事,都是因为后面的那个人。

所以,马太十八章的主题“国度里的关系”,就是在说国度生活里彼此之间的“关系”,这不是一个律法、一个命令、一个条规,而是人与人的一个关系。这正确的“关系”就是我们 大的学习。同工与同工的关系,全时间与全时间的关系,召会里弟兄与弟兄的关系,姊妹与姊妹的关系,这些“关系”一出问题,就会带来难处。既然召会生活就是这两种情形:得罪人与被人得罪,并且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地得罪了人,也同时被人不知不觉地得罪了;换言之,这两种情形常会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,这样,这一班相互得罪的人该如何相处?该如何过国度的生活呢?秘诀就是,我们需要主的赦免,需要被主的赦免充满,而从心里赦免人。

倪弟兄说得很对,我们不要把盼望放在人身上,就没事了。你把盼望、期望放在人身上,无论是放在同工、弟兄、或任何人身上,结果都会叫你失望。因为哪里有期望,哪里就有失望;并且我们的期望会形成一种自订的律法, 终这律法会把自己打死。所有用律法要求别人的,至终都会被这个律法的要求打死。路加十章说到一个想要称义自己的律法师,问主耶稣说,“谁是我的邻舍?”主回答说,“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强盗中间,他们剥去他的衣服,把他打个半死,就撇下他走了。”(29~30)

注解说,那被强盗打个半死的人,就是那自义的律法师。他在前门用律法要求人,就在后门被自己的律法打死。凡是对人有尺寸、有要求的,对自己就不能没有尺寸、要求。他对自己有尺寸,就把自己打死了。所以那些不能饶恕别人的人, 后也不能饶恕自己;虽然主已经饶恕了他,就是他不能饶恕自己的,主都饶恕了。所以,我们要在主面前天天被主的恩典充满,这样我们的期望就不会在人身上,乃是在主身上;并且我们的心也能放得下,能从心里赦免人。心,包括心思、情感、意志,所以心放得下,就是在思想上放得下,在感觉上放得下,在定意上也放得下。这很重要。

爱是全德的联索

约翰一书说,我们蒙保守留在生命的交通里,有两个条件,一是宝血的洁净,一是爱神爱弟兄。什么时候我们履行了这两个条件,就得蒙保守而留在生命的交通里;否则,生命的交通就会中断,就不能在光中行了。所以,什么时候我们觉得不在光中行,就要小心,免得我们得罪人。有的人老常得罪人,到处得罪人,就是没有光,不在光中行。一个人如果是行在光中,就不会那么容易得罪人。当然,有时也会偶而无意犯错,所以一章七节说,

“但我们若在光中行,如同神在光中,就彼此有交通,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。”我们偶然犯了错,就需要主宝血的洁净。这就是说,我们越在光中行,越与主相交,就越蒙保守,越少得罪人。

以弗所四章三十二节说要彼此饶恕,之后五章二节说,“也要在爱里行事为人,正如基督爱我们,为我们舍了自己,作供物和祭物献与神,成为馨香之气。”歌罗西三章十三节说要彼此饶恕,之后十四节说,“在这一切之上,还要穿上爱,爱是全德的联索。”这给我们看见,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在说到彼此饶恕之后,紧接着就说到爱:要在爱里行事为人;要穿上爱,爱是全德的联索。

彼此饶恕、赦免,不过是在消极一面除去怨气,但还需要在积极一面建立国度里正常的情形,就是彼此相爱(约十三34~35,十五12,17,罗十三8,帖前四9,来十三1,彼前一22,三8,四8,约壹三11,四7,11,约贰5)。所以,在这两卷说到新人生活的书信里,保罗不仅提到赦免,也提到爱。爱,就是从别人的立场来看事情。可能我觉得在某件事上并没有得罪你,但是你觉得被得罪了;所以,我就从你的立场来看这件事,而请求你原谅。不然,我永远都觉得我没错,没有得罪你。爱是这个意思。

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一日于加州安那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