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后十章四至五节说,“我们争战的兵器,本不是属肉体的,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,可以攻倒坚固的营垒,将理论和各样阻挡人认识神而立起的高寨,都攻倒了,又将各样的思想掳来,使它顺从基督。”从2003年开始,在全美各地尤其是各大学校园举办的真理福音座谈会,迄今已举办了三十一场。感谢各地召会和圣徒们的配搭扶持,主大大地祝福了祂身体的福音行动,真理座谈会当场解答了福音朋友们的很多问题,帮助他们解除观念上的障碍,使他们得以信入耶稣基督,成为基督身体上的肢体。
现在,我们从历次座谈会收集到的问题中,选编一些福音朋友们常问的问题,尝试用圣经真理及职事的话语予以解答,提供给圣徒们传福音时参考。因着我们的认识、经历和所收集资料的有限,我们的回答必有不完全之处。如有任何建议,请圣徒们及时与学者福音服事弟兄们联系。
电话: |
714-827-8222 |
传真: |
714-224-5888 |
电子邮址: |
|
地址: |
MSW |
对于“神”的概念,因着背景的不同,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观念和领会。有的人一提到神就联想到庙宇中、寺院内、教堂里,由金、银、铜、铁、木、石、泥等所雕刻的各种偶像;另有人一提到神就联想到“封神榜” 、“奉若神明”,
就是历史上的一些伟人、圣人、贤人、超人、爱国英雄,诸如释迦牟尼、张天师、关公、妈祖、孔子、岳飞等,被后人尊封为神,供人纪念、敬奉。这些都是人造的“神”,或者说是偶像。在有的拜偶像的地方,人可以把一根木头的一半雕作偶像去敬拜,却把另一半丢在炉中烧了取暖……凡此种种,有许许多多对神不同的观念。
因此我们有必要给“神”这个概念下一个定义。宇宙万物有一个起初的源头、来源,或者说,宇宙有一个创造者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造物主”、“宇宙的第一因”,这就是“神” 的真正含义。
我们必须承认,我们人不是宇宙的创造者,我们甚至不是我们自己生命的创造者:我们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庭,我们也不能选择呼吸、消化、心跳等生理活动的方式;我们只是单纯地接受生命,然后活在这个生命中,并享受这个生命。
在生活中,当我们仰望穹苍或欣赏万物,当我们追源溯本或思考人生,我们不禁会想要知道,这一切事物的来源是什么?源头究竟在哪里?
圣经创世纪一章一节说,“起初神创造诸天与地。” 一章二十六节又说,“神说,我们要按着我们的形像,照着我们的样式造人。” 这清楚地表明,神创造了宇宙万物,祂也按着祂自己的形像、照着祂自己的样式造了人。祂是创造万物的神,而非人造的神;祂是宇宙的起始,宇宙的源头;祂创造了宇宙万物,也管理、主宰着宇宙万物;祂是独一的真活神。
其实,人都有拜神的倾向,这是人的共性。尽管人敬拜的对象和方式未必正确,但敬拜的倾向都是有的。
无论是文明、进步的民族,还是野蛮、落后的部落,无论是未开化的山民,还是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,人们大多相信有神。
中国有句古话说,“穷则呼天”,就是一种拜神本能的表现。这种本能平时可能被种种世俗事物遮藏埋没,但到穷途末路,生命遇着危险,前途绝望之时,心头深处的敬神本能,就会显露出来!所以在病房里,可以听到呼天唤娘的声音;在紧急关头,可以见到种种俯伏跪拜祈求的表示。
人敬拜神的本性,来自神的创造。圣经传道书三章十一节说,“神造万物,各按其时成为美好;又将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。” 神造人时,将一个称为“永远”的东西,就是对在永远里之事的渴望,放在人里面。这就是说,在人里面有一种对神的渴望,对永远之事的渴望。物质的事也许是可享受的,却是暂时的。
许多成功的人能见证,他们竭力在事业上晋升时,里面就觉得虚空。他们开始领悟,他们在寻求永远的事。他们得着所要得的东西以后,就觉得那算不得甚么。这种感觉来自人心里对永远之事的渴慕。
照着我们自己的经历,我们也知道,每当我们在人生中有所成功的时候,就也有虚空的感觉。这指明在人里面有对永远之事的渴望。神已将这样的渴望,这样的寻求,放在人的心里,使人寻求神。每个人,尤其每个有思想的人,里面都有这种对永远的渴望和寻求。
由此可见,我们的学问、享受和成就等一切外在的事物,都不能满足人深处的需求;只有神自己是这个需求的答案,所以人需要寻求神。
我们人常常有一个想法,就是替神作参谋,“如果我是神,就这样这样,目的就达到了,多简单。神为什么不这样做呢?”
神实在是宇宙中最大的奥秘,祂无所不在,又处处为自己留下凭据,但祂仍是人所最不认识者。从人来研究祂,的确是不可知,因为神是创造者,我们人是被创造者;但神若乐意把祂自己启示出来,人就不难认识。要明白神,惟一的路,就是神自己来向我们启示。感谢神,因祂“乐意……启示”(加拉太书一章十六节)。神乐意把祂自己启示出来,所以祂在我们里面创造了一颗渴慕明白祂的心。是神先愿意将人对祂的向往,以及认识的原动力给人,人才能基于这个向往和原动力来追求认识神。
既然人向往认识神,神也愿意向人启示祂的自己,人认识神的途径是存在的。神向人说话让人认识祂,这就是我们手中的圣经。罗马书一章二十节说,“自从创造世界以来,神那看不见永远的大能,和神性的特征,是人所洞见的,乃是藉着受造之物,给人晓得的,叫人无法推诿。”观看奇妙宏伟的天文、地质现象,比如银河系或大峡谷,常使人内心深处感受到神的存在。若是你用心寻求祂,就会发现,处处是神。而最简单的,就是看看你的身体。
想想你是何等奇妙,是谁造你的?我们身体上里外的毛发,都是往下长,惟独咽喉里的毛往上长,这非常有意思。我们咽喉里的毛若往下长,我们就会因为痰无法排出而窒息。是谁这样造我们?再想想人脸部的奇妙设计:眉毛的功用就像防波堤,防止汗水流到眼睛里;眼睛比最好的照相机更精密,没有人能制造一架照相机与人的眼睛相配。是谁这样设计我们?我们的牙齿也设计得很神奇:我们前面的牙齿,就是门牙,像两把刀一样活动,把置于其间的东西切断;然后舌头将食物往后送到像磨石一样的臼齿那里,将食物磨碎,以便消化;臼齿在磨的时候,又有唾液分泌出来溶解食物。真是奇妙。这是谁造的?神把这么多祂的杰作摆在我们面前,我们怎能说神没有向我们“表现”?
耶稣诞生在中东以色列的伯利恒。按照历史传统的东、西方的划分,中东(Middle East)应该属于东方而不是西方。所以你说耶稣基督是西方的神呢?还是东方的神?
在神眼中,并无东方人、西方人之分,祂是全人类的创造主。圣经使徒行传十七章26至27节说,“祂从一血脉造出万族的人,住在全地面上,并且豫先定准他们的时期,和居住的疆界,要叫他们寻求神。”
这位人类的创造主,为了救赎堕落的人类,亲自来到地上成为了人,经过为人生活、钉死、复活、升天过程,成了赐生命的灵,进到所有信祂的人里面,并差遣他们“往普天下去,向一切受造之物传扬福音”(马可福音十六章15节下)。这福音就是基督自己来拯救人并作人里面永远的生命。
福音从最初的中东,经小亚细亚,向西传到东南欧,继续向西传到中欧、西欧;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,福音又从欧洲向西跨过大西洋,传遍了美洲;最后,这福音还是向西,横跨太平洋,传到了亚洲,包括中国。地球是球形的,东方、西方都是相对的。今天这个球体的整个地面,所有居人之地,福音都传扬到了。
神在亚当这个团体人里面造了所有的人,住在全地面上,又豫先定准了我们的时期,和居住的疆界,要叫我们寻求祂。所以今天我们从中国向东跨过太平洋,来到这里接触到福音。
福音的传扬,是从公元一世纪初开始的,迄今已有二千零四年了。今天所有的国家都使用公元纪年,也就是从耶稣诞生为纪年的起点。如此看来,耶稣基督还真是全地的主宰,所有人的神了。
问的人想说,如果神能创造一块“祂自己也举不起来”的石头,祂就不是万能的;反过来,如果神不能造一块这样的石头,祂也不是万能的。表面上看,这是一个关于神能力的问题,其实却是一个有关逻辑的问题。
这一类问题的产生,都是由于我们想用人的逻辑来判断关于神的事。
人的逻辑有一个难处,叫作悖论。举个例子,大家看一下这个叙述:村里有一个理发师,他替村里所有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。这是个很简单的叙述,但是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。请问那位理发师给不给他自己刮胡子?他若给自己刮胡子,作为理发师,他就应该不替自己刮胡子;他若不给自己刮胡子,作为理发师,他就要替自己刮胡子,因为他是替所有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。这就是悖论。可见,人的逻辑是有漏洞的,是不完全的。
一个问题涉及到全面性,在逻辑上它自己马上成了问题。同样,人的逻辑应用到神的这方面,也会出现问题。因为在定义上,神是包罗万有的,是第一因,也是最终的。一提到神,在人的逻辑上就会产生悖论。我们没有办法用逻辑解释神,因为在人所定义的范畴内,我们的逻辑已经不合逻辑,逻辑的本身已经产生了悖论的问题。在神有逻辑,但逻辑不全然涵盖神。
这个问题也表明,当我们说到“万能”,我们人的观念往往是指“可以为所欲为”。但神的“万能”却彰显在祂能够以祂公义的原则约束自己。希伯来字的神是“以罗欣”,意思是信实守约的大能者。神不仅是大能的,还是信实履行祂约的。圣经申命纪七章9节说,“所以你要知道,耶和华你的神是神,是信实的神,向爱祂、守祂诫命的人守约并施慈爱,直到千代。”
神对宇宙的主宰权柄,其根基就是祂的公义。或者说,神的大能,是基于祂的公义。不公义的事,与祂的宇宙计划无关的事,神有能力做,却能不去做。
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已经开始读圣经,并且看来已经读出了一点圣经深奥的含义。
神造的第一个人是“亚当”,但这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
创世纪一章26节说,“神说,我们要按著我们的形像,照著我们的样式造人,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、空中的鸟、地上的牲畜、和全地、并地上所爬的一切爬物。”27节说,“神就按著自己的形像创造人,乃是按著神的形像创造他;创造他们有男有女。” 28节说,“神就赐福给他们;又对他们说,要繁衍增多,遍满地面,并制伏这地,也要管理海里的鱼、空中的鸟、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。”
二十六节的“造人”的“人”,在原文—希伯来文里就是“亚当” ,而且是单数—只有一个人,但代名词是“他们”,这证明这个人是一个团体人;在27和28节,“创造他”的“他”指一个人,紧接着说“创造他们有男有女”,“赐福给他们”,“对他们说,要繁衍增多”,指明前一个“他”(亚当)是一个团体人。
所以,在圣经里“亚当”一方面可以说是第一个人的名字,另一方面可以说就是“人”的总称。神并没有创造单个的人,乃是创造一个团体的人来彰显祂自己。神在亚当这一个人里面集体的创造了人类。
问题中也提到夏娃是从亚当的肋骨建造成的,从整本圣经的启示看,这实在是一个绝佳的图画:亚当预表基督,夏娃预表召会;从亚当取出的肋骨,豫表基督那不能折断、不能毁坏之永远的生命;夏娃怎样是用亚当的肋骨建造成的,召会同样是以基督的生命建造成的;夏娃怎样与亚当有同样的生命,照样,召会也要与基督同有一个生命;最终,亚当得着夏娃作为配偶-在永世里,新耶路撒冷这召会的完成,要成为基督的新妇,神与人,人与神,要成为合一的宇宙配偶,永远在一起过婚姻的生活。
一提到信神,有的人就会认为是不客观的,是唯心主义。其实,信神并不是唯心主义。
我们都知道,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派别。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,人的意识是物质存在的一个反映,物质的存在决定意识,物质第一性,意识第二性;所以人的思想都是随着物质的,物质不存在了,思想、意识也就不存在了。与此相反,唯心主义则认为个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,是第一性的;换句话说,唯心主义者相信人思想所想的才是真实的,思想所想的决定一切;只有人的思想才是靠得住的,外面的物质是虚空的、虚假的。所谓“天下无心外之物”,以及“存在就是被感知”等,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。
其实,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人根据对世界—包括人自己—的观察和认识而提出的哲学理论,都是片面、不准确、不完全的。“物”诚然存在,但“唯物”却没有根据。同样的,“心”诚然存在,但“唯心”就是荒唐的。
按照圣经的启示中对人的剖析,人有灵、魂、体三部分。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二十三节说:“又愿你们的灵、与魂、与身子得蒙保守。”人的身体属生理层次,接触物质界事物,是最浅显的,这就是唯物主义者所着重、所强调的;人的魂就是精神,属心理层次,接触精神界事物,是较深奥的,这就是唯心主义者所着重、所强调的;人还有一个灵,是人最深奥的部分,属属灵层次,专门接触神和神的事物。人对外部物质世界的认识和追求实在说是最基本、最表面、最肤浅的。人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和追求是较深奥的。但人最高、最深、最终的追求乃是对神及神圣事物的追求,即发自人灵里深处的追求。
所以,我们所说的信神,是人在最深处来接触神,接受神,是发生在人灵里的事;唯心主义所说关于人的意识,是发生在人魂里的事。基督徒承认物质界的存在,也承认精神界的存在,更相信宇宙中这位是灵的神。基督徒是完全客观的一班人。
按照圣经的记载,人类的历史从神创造的第一代人亚当算起,距今约六千年。另外据考古发现,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出现在公元前第四世纪左右,距今也是六千年。
问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想,圣经创世纪开头说,神花了六天创造天地万物和人,而后从有人到现在是六千年,那岂不是说,整个宇宙的历史只有六千年吗?我们读圣经需要有从神来的启示和亮光,帮助我们看见圣经里平白叙述中所隐藏的奥秘。
创世纪一章1节说,“起初神创造诸天与地”。这里的“起初”是指时间的起始,时间开始于神的创造。从约伯记三八章4~7节和以赛亚书四五章18节,我们可以读到,神创造的地有美好的秩序,“不是荒废的”,可是这里2节上半却说,“而地变为荒废空虚,渊面黑暗”,并且连接词用的是表示转折的“而”,这表明在神创造之后,有一些事发生了,以致地变为荒废空虚。在旧约里,每逢“荒废”、“空虚”两字同时出现,都指明审判的结果。“渊”即深水,与创世纪七章中,大家所熟悉的挪亚方舟时的洪水一样,这里的水表徵死亡,用以审判。
圣经中有多处,尤其是以西结书二十八章和以赛亚书十四章,说到撒旦的背叛以及神对这背叛的审判。诸天与地因撒但的背叛而受到玷污,也受到神的审判。约伯记九章五至七节说,神发怒把山翻倒,使地震动离开本位,吩咐日头不出来,又封闭众星。这些事我们在人类历史中未曾见到,这必定发生在亚当以前的世界。
所以,在创世纪一章1节和2节之间,在起初的创造之后有一段时期,可以称之为“间隙期”,没有人能断言这期间有多长。然后,撒但与他的使者背叛了,带进了神的审判,诸天不再发光,地被深水淹埋、被黑暗笼罩。这时,创世纪一章2节下半说,“神的灵覆翼在水面上”,豫备从死水中产生生命。从3节到31节,神来恢复受败坏的地与诸天,并进一步创造了植物生命、动物生命,在第六天创造了人。平常大家以为的“六日创造”,其实应该称为“复造”(restoration),而非起初的创造。
这样就清楚了。神在时间的起始创造了诸天与地;之后的某一个时候,有撒但的背叛和神的审判;神再来恢复,用六天复造了地与诸天,并有了进一步的创造,包括人,从此开始了人类六千年的历史。